2025年9月(上半月)AI资讯汇总

人工智能世界瞬息万变,半个月的进展就足以重塑整个行业图景。

2025年9月上半月,全球人工智能领域迎来了一轮密集的技术突破、政策落地与商业创新。从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到企业的具体产品发布,从技术模型迭代到应用场景深化,AI正在以更快的速度融入各行各业。

  • 01 、政策与战略合作

9月初,国务院印发了 ​​《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明确提出以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等领域为重点,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一政策为AI发展指明了方向,旨在加快形成人机协同、跨界融合的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

在国际合作方面,​​甲骨文与OpenAI签署了价值3000亿美元的算力协议​​,这被认为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云服务合同之一,该合同将需要4.5吉瓦(GW)的电力容量。

同时,欧盟AI委员会召开了首次正式会议,明确了工作路线图,计划在2025年2月前完成“禁止AI实践指南”的起草,涵盖了社会评分、实时生物识别等高风险领域。

  • 02 、技术前沿与模型创新

阿里巴巴​​推出了Qwen3-Next 80B模型,这是一个具有混合推理能力的开源模型。它采用Gated DeltaNet和Gated Attention的混合注意力机制,以及3.8%的高稀疏性(仅3B活跃参数),使其在智能水平上与DeepSeek V3.1相当,同时训练成本降低10倍,推理速度提升10倍。

​​OpenAI​​则发布研究论文,深入探讨了LLM幻觉的成因。他们指出,大型语言模型出现幻觉并非模型本身故障,而是当前评估方法奖励“猜测”而非“诚实”的直接结果。

​​Meta​​在Hugging Face上发布了MobileLLM-R1,这是一个参数量低于10亿的边缘推理模型。该模型在数学准确性上比Olmo-1.24B高出约5倍,比SmolLM2-1.7B高出约2倍,实现了2-5倍的性能提升。

​​国内​​也传来了好消息。重庆小易智联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发布了国内首个自主可控、全自研、全正向、全国产的端侧人工智能模型——XYZ模型。这款模型整体大小仅10MB,比传统AI模型缩小99%以上,年耗电量仅0.5mAh,响应速度比云端AI快1000倍以上。

  • 03 、AI应用落地与产业融合

AI+制造与工业​​:在沈阳举行的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上,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的加快融合成为焦点。中国企业展示了螺母自检新设备等创新成果,旨在为新型工业化注入强劲动力。

​​AI+医疗​​: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展示了诊疗级多模态病理大模型——“灵眸”。该模型可识别胃、结直肠、乳腺等九大器官的57种肿瘤亚型,不仅能判别癌变、分割病灶区域,还可进行蛋白表达预测与肿瘤量化分析。

​​AI+办公与娱乐​​:腾讯会议联合元宝上线了AI托管功能。用户只需点击“AI托管”,元宝将在入会前先替用户听会,并生成智能提炼的AI纪要。Claude也新增了文件创建与编辑功能,可以直接创建和编辑Excel电子表格、文档、PowerPoint演示文稿和PDF文件。

​​AI+养老​​:在深圳的多家养老院里,功能各异的养老机器人正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包括健康检测机器人、娱乐机器人、洗发机器人和理疗机器人等。

  • 04 、医疗AI的突破与温度

2025年服贸会的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上,数智医疗展现了其“有温度”的一面。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展示了治疗紧张型头痛的小型化经络调理机器人一体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发布了 ​​“广医・岐智”大模型项目​​,并展示了搭载这一大模型的“AI问诊”全流程体验平台。

​​手术机器人​​领域也惊喜不断。北京世纪坛医院的微波水刀具身智能新型手术机器人解决了腔镜机器人的共同痛点;运动医学手术机器人以亚毫米级精度准确钻取关节;AI导管塑形机器人基于患者影像数据完成全自动化的导管塑形操作。

针对儿童健康,智能眼底照相机借助AI算法帮助基层医生快速获取专业判断;陪伴型机器人则覆盖了高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从早筛到康复的全过程服务。

  • 05 、资本动向与行业生态

Anthropic完成了130亿美元F轮融资​​,投后估值达1830亿美元,较3月E轮融资增长近3倍。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卡塔尔投资局等主权基金首次入局,凸显全球资本对AI基础设施的长期押注。

​​宇树科技​​正积极筹备IPO,其创始人王兴兴强调AI在物理应用层面的巨大潜力,认为大模型的发展为AI与机器人结合落地提供了契机。

​​苹果AI部门​​则面临高层动荡,前Siri负责人Robby Walker即将离任,核心团队成员被Meta挖角。受此影响,Siri的个性化新功能将延期至2026年春季发布。

  • 06 、挑战与展望

尽管人工智能发展迅猛,但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认为,真正让AI落地干活,“​​现在还在大规模爆发性增长的前夜​​”。这反映了当前AI技术与实际物理世界交互仍面临数据采集、多模态数据融合及模型控制对齐等挑战。

欧盟在推进AI治理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瑞典隆德大学研讨会指出,法案对AI歧视定义缺失可能影响执行效果。

​​OpenAI大幅提升了GPT-5和GPT-5-mini的API速率限制​​,例如GPT-5的Tier 1从30K TPM增加到500K TPM,这一调整显著提高了开发者进行大规模应用和实验的能力。

​​AI正在从“可用”向“好用”蜕变​​,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医院病房和寻常百姓家。政策护航、技术突破、资本加持和应用深化,共同构成了9月上半月AI发展的主旋律。

未来的半个月,随着9月23-25日英国伦敦全球人工智能安全峰会的召开,AI治理与合作必将迎来新一轮的讨论与关注。

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想了解更详尽信息,请您自寻查阅相关官方公布信息或者权威可信媒体的相关报道。